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直通车 > 正文

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圆满闭幕

发布日期:2023-08-21 15:40

8月21日,为期两天半的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中国重庆大足圆满闭幕。论坛期间,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石窟寺管理者、研究者和从业者,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开展了富有建设性的广泛讨论,为石窟寺保护建言献策、提供方案。

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出席;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副主任幸军发布《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作论坛学术总结;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主持。

本次论坛以“气候变化下的石窟寺保护”为核心,设置了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石窟寺保护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进展、石窟寺考古与多重价值挖掘、石窟寺监测与风险管理4个主题。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文博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尼泊尔、挪威、日本、英国等近10个国家专家学者的56篇发言摘要,涉及世界遗产地石窟和中小石窟保护管理经验、气候变化下石窟保护研究策略与思路、石窟寺价值认知与考古、石窟勘察与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石窟劣化基础研究新思路与新途径等诸多方面,充分展现了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几十年的成就,学术报告精彩纷呈、跨学科跨领域甚为密切。此外,青年学者针对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带来了诸多新观点、新做法、新经验。

论坛闭幕式上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与会人员在石窟保护目标与发展愿景方面达成共识:一、重申国际理念;二、开展保护行动;三、加强科学研究;四、加强风险防控;五、助力可持续发展。大家呼吁: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开展石窟寺保护学术交流研讨,加强国际(地区)合作研究;成立专门化的专业咨询机构,落实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计划,协调石窟寺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相关事务;制定系统教育培训交流计划,促进石窟寺保护人才培养与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探讨建立专门性保护研究交流机构的可行性,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灾害治理、技术与材料研发、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价值挖掘与保存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共享与推广试用;推动建设全球石窟寺遗产历史影像数据库,为石窟寺文化传播与艺术欣赏创造更多维的场景。

大足区委副书记罗晓春、副区长杨桦,有关省市、文物部门和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闭幕式。

记者 刘星

编辑 赵曦

新手机台尾巴.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