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足快讯 > 正文

大足:民众助力文物普查 四普又有新发现

发布日期:2024-11-28 10:49

11 月 27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大足区又有了新发现,两处清代僧人墓葬被正式登记入册。这一成果背后,既有专业普查团队的心血,也离不开民间力量的鼎力相助。

新发现的僧人墓地位于三驱镇千佛岩摩崖造像后山,当地俗称“塔坡”,与著名的石篆山摩崖造像咫尺相邻。墓地涵盖摩崖瘗窟和僧人墓塔两处极具价值的遗迹,均为清代僧人安息之所。其中,摩崖瘗窟在大足地区颇为罕见,其形制小巧,隐匿于崖壁之间,不易察觉。

大足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组第一小组组长邓启兵介绍:“这一处瘗窟,主要用于安葬僧人的尸骨。瘗窟是佛教信仰与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结合的产物,历史悠久,通常凿刻于山体崖壁,形制较小,制作略显粗糙,在我国很多石窟地都有发现。我们初步判定此次发现的瘗窟完成于清代,不仅为考察当时的佛教葬制提供了重要证据,也为研究明清时期大足一地的佛教信仰增加了新的实例。”

当前,四普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新发现文物进行精细的数据采集与登记作业。此次文物普查工作自开展以来,除专业力量全力投入外,市民的积极参与亦成为强大助力。此次新发现的线索,正是由热心市民杨贵根等人提供。

热心市民杨贵根说:“一处文物记录一段历史,我特别热爱文物事业,这些文物早一天被发现,被认定为有价值,就能早一天得到保护,这在我们看来非常重要,所以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这些山林中到处走,到处看。只要有类似的线索,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与文物主管部门报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杨贵根就职于大足当地一家企业,因钟情于大足石刻,他与友人一直都有访古探幽的习惯,闲暇之余遍访大足及周边的文物胜迹,对许多鲜为人知的古迹也了如指掌。自文物四普工作启动后,他们更是积极投身新发现的探寻之旅,至今已累计提供60多条文物线索。

邓启兵介绍:“四普工作开展之初,我们就向社会大众广泛征集文物新线索,得到了社会的热情关注,截至目前收到文物新线索180余条,社会大众提供的线索来源广,信息多元化,极大丰富了普查信息源,助力发现众多新文物点,同时这些线索提高了四普工作效率,也能有效促使公众更多地关注文保,增强文物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文保的良好氛围。”

据悉,自今年6月大足区正式开启四普野外调查阶段以来,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之下,文物普查工作捷报频传。截至当下,已有58处新发现文物点完成登录。这些新发现,不仅充实了大足区的文物宝库,更在全社会掀起了文物保护的热潮,让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理念深植人心,为传承与守护大足的历史文化根脉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李东 陈柯男 实习生:姜好

编辑:曹冬玲

手机台.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