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气温飙升至41℃,酷热难耐。各大商场凭借清凉环境,成为众多市民“蹭凉”的首选地。人群聚集之处,消防安全更显重要。重庆市大足区消防救援局精准研判,主动出击,将消防安全知识课堂“搬”进区内各大商超纳凉点,为沉浸在清凉中的市民送上了一份关乎生命安全的“凉方”。

下午时分,大足商都、新世纪百货超市、永辉超市等人流密集的纳凉区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讲师”——重庆市大足区消防救援局的宣传人员。他们手持《社区消防常识》《电动自行车安全提示》等宣传资料,穿梭在休息的市民中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触目惊心的案例,讲解高温天气下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要点。
聚焦商场环境,筑牢防火屏障

“商场是人员密集场所,防火安全至关重要。”宣传人员首先针对商场环境进行重点提示:禁烟禁火是红线,商场内严禁吸烟,任何明火使用都需严格审批,违规行为极易引发火灾。疏散路线要牢记,进入陌生商场,务必留意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标志,关键时刻能救命。用电安全莫大意,手机勿过度充电,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掉,充电宝充电出现发热时要及时停止充电,牢记小习惯避免大隐患。
警惕高温“隐性火源”,居家安全记心间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天气特点,宣传人员着重提醒市民警惕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隐形火源”:聚光物品成“火种”:切勿将矿泉水瓶、球形鱼缸、放大镜、老花镜等透明或具有聚焦效果的物品放置在窗台等阳光直射处,阳光穿过它们形成聚光点,温度极高,极易点燃窗帘、纸张等可燃物,引发火灾。易燃易爆品需“避光”:打火机、花露水、杀虫剂、空气清新剂、酒精、香蕉水(天那水)等物品含有易燃易爆成分,务必存放在阴凉避光处,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防止高温暴晒导致爆燃事故。蚊香远离可燃物:使用蚊香时,必须确保其远离床单、衣物、纸张、窗帘等一切可燃物,并放置在金属托盘等不易燃支架上。
拓展知识面,筑牢安全防线

除了上述即时性强的安全提醒外,宣传人员还结合近期典型火灾案例和消防重点工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更多消防安全知识:家庭装修动火作业须规范:强调家庭装修中进行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时,必须聘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并做好现场防护和监护。电动自行车充电“守规矩”:反复强调电动自行车务必在小区或单位指定的集中充电点充电,严禁“飞线充电”或入户充电,锂电池起火速度快、毒性大。认识保温材料与“破窗拆网”:向群众普及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等级知识,并解释“破窗拆网”(即拆除影响逃生和救援的防盗窗)行动的必要性,呼吁市民理解与支持。生命通道保畅通:详细阐释了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的极端重要性,任何占用、堵塞行为都可能延误灭火救援的“黄金时间”。
“以前真不知道矿泉水瓶子放太阳底下还能着火,还有花露水这些,以后一定注意放阴凉地方!”正在纳凉点休息的大爷大妈们听完讲解后深有感触地说。宣传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将看似遥远的消防安全知识,转化为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安全守则,让群众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筑牢了心中的“防火墙”。
区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高温天气和群众集中纳凉的契机开展精准宣传,是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区消防救援局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为营造高温天气下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持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