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儿童识别和应对欺凌与暴力行为,提升儿童安全自护能力,近日,由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主办、大足区小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七届“阳光童年”预防儿童欺凌和暴力项目把一堂别开生面的“防欺凌安全课”送进双桥社区、水峰社区暑假公益托管班。


“你被起过外号吗?”种子老师话音未落,活动室齐刷刷举起一片小手。随后孩子们分饰“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在一次次剧情反转中体验欺凌如何升级、善意如何阻止伤害。课堂通过情境剧演绎,激发孩子们的共情与思考。孩子们自发归纳出“坚定说‘不’、及时求助、保留证据”三步法,并在心里刻下“情绪警戒线”。


课堂之外,三场沉浸式防欺凌宣传活动同步展开。双桥社区化身“防欺凌游乐园”:套圈贴上“起绰号”“网络辱骂”等标签,孩子套中即答应对策略,通关赢奖品。水峰社区的“清凉绘扇摊”里,空白扇面被孩子绘成“阳光童年”“拒绝欺凌”等创意作品。MK广场“小画家”共绘防欺凌海报,并将成品张贴于广场宣传栏,实现从“教孩子”到“改环境”的裂变效应。

“玩中学、学中玩”,专业自护知识悄然飞入童心。小义社工将持续播撒“无欺凌”的阳光种子,守护更多孩子的“阳光童年”。
通讯员:刘晴
编辑:刘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