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足快讯 > 正文

大足区探索建立重点人群风险研判督导机制 织密社会治理“防护网”

发布日期:2025-08-22 11:44

为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大足区司法局在社会治理领域大胆创新,探索建立“重点人群风险研判现场督导机制”。通过“部门协同-数据驱动-现场问效”的闭环管理,实现对重点人群风险隐患的动态捕捉、精准研判与高效干预,有力推动了“平安大足”“和谐大足”建设。

打破壁垒,协同联动织密“防护网”

针对部门信息分散、协同不足的问题,大足区着力打破“信息孤岛”,整合司法、卫健、公安、民政等力量,构建协同研判体系。机制定期汇聚重点人群的动态数据,进行交叉比对与深度分析,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对象。例如,在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中,卫健部门提供最新的诊疗记录和用药情况,公安部门反馈其近期的社会活动轨迹,民政部门则补充其家庭经济状况及监护能力评估。多维数据的碰撞融合,如同为风险识别装上了“透视镜”和“预警雷达”,显著提升了风险识别的精准度与评估的全面性,让潜在问题无处遁形。

数据赋能,智慧监测跑出“加速度”

机制深度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重点人群的行为模式、健康指标等关键信息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一旦捕捉到患者情绪剧烈波动、活动轨迹异常偏离等信息,立即触发分级预警,相关部门随即快速响应。以珠溪镇为例,依托“AI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可实时掌握在册精神障碍患者异常行为和脱管风险。系统预警后,不仅能精准定位风险点,更能自动生成网格事件工单,这种将传统“大海捞针”式巡查升级为高效“动态守护”的模式,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一线督导,精准把脉确保“见实效”

为确保风险研判不流于形式、管理措施精准落地,大足区司法局牵头组建现场督导组,定期下沉至各镇街风险研判会一线。督导组严格履行“质检”与“指导”双重职责:一方面,检查研判流程规范性、信息录入准确性及分级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另一方面,深度参与案例研讨,引导基层单位依法依规、立足现有资源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同时,督导组现场协调解决基层在管理中遇到的部门衔接不畅、资源不足、政策理解偏差等实际困难,推动问题就地化解,有力保障了机制在“最后一公里”的畅通运行。

通讯员:徐璞

编辑:赵曦

新手机台尾巴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