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足快讯 > 正文

善满棠城 爱润大足!大足区慈善会以初心绘就民生温暖画卷

发布日期:2025-09-01 11:47

在重庆西部的棠城大地上,大足区慈善会如一盏温暖明灯,二十载坚守 “慈善为民,依法行善” 宗旨,以 “三个要,三个不要” 为准则,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拓创新,联动多方力量,走出具有大足特色的慈善之路,让 “善” 的种子在这片浸润孝善基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照亮无数困难群众的生活。

中华慈善总会来足调研.jpg

助浴快车项目实施 (1).jpg

助浴快车项目实施 (2).jpg

助浴快车项目实施 (3).jpg

足够爱你慈善项目呵护群众心理健康.jpg

做实慈善工作,荣誉激励再启新程

1 区关工委主任、区慈善会会长黄铭关心孩子成长.jpg

“慈善事业发展离不开多方协作。” 大足区慈善会深谙此理,确立 “五个依靠” 工作策略,落实 “三步走” 规划,以 “四千行动” 统筹推进工作。依靠党政部门示范带头,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在乡村振兴中助力中敖镇发展蚕业;依靠 “走出去” 链接资源,与市慈善联合总会、高校、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依靠 “走下去” 调研,深入基层收集困难群众信息,为精准救助奠基;依靠 “走进去” 推广,通过多样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队伍,让慈善意识深心依靠 “慈善 +” 模式,推动慈善与多领域融合,优化资源配配置。

2 区民政局副局长、区慈善会副秘书长刘坤文慰问百岁老人.jpg

不懈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自成立以来,大足区慈善会先后斩获第二届 “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全国先进慈善组织”、“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等多项重量级荣誉,连续五年获评 “互联网募捐工作先进集体”,2024 又获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新关节新希望慈善基金项目 “先进集体”。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其继续前行的动力,推动大足慈善事业迈向新高度。

癌症患者志愿者关心困境老人.jpg

聚焦项目建设,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慈善关爱误饮强碱溶液儿童.jpg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大足区慈善会以项目为抓手,构建 “输血” 与 “造血” 并重的长效机制,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慈善情暖万家慰问困难群众.jpg

产业帮扶是关键举措。中敖镇蚕桑产业便是典型范例,通过 “龙头企业 + 专合社 + 农户” 模式,带动桑叶茶、桑葚酒等副产品生产,间种农作物提升土地价值。2022 年,天台村借助互联网募捐改善桑园基础设施,“互联网 + 慈善” 模式整合资源,让村民摆脱农耕困境。此外,“为乡村振兴护航” 等项目助力石马镇药材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乡村产品知名度与销路。

慈善志愿者为老人制作爱心餐.jpg

基础设施升级同样不可或缺。近年,区慈善会通过 “乡村振兴专场”“久久公益节” 等互联网募捐活动,筹募 3000 余万元用于乡村基建。珠溪镇老君村建成 “八宝路”,古龙镇大林村改造道路告别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盏灯的愿望” 等项目为多个镇街安装太阳能路灯,便利村民出行,丰富夜间文化生活。

关爱村小孩子.jpg

深耕救助领域,温情守护民生福祉

关爱孩子圆梦回访.jpg

慈善的温度,体现在每一次精准帮扶中。大足区慈善会以 “精准救助、温情帮扶” 为初心,将助学、助老、助困的关爱送至每个需要的角落。

关爱患癌志愿者.Jpeg

助学路上,梦想从不缺席。2025 年 “六一” 期间,“善满山城帮扶计划” 为小雨等 65 名困境儿童发放 “圆梦金”,实现 “所帮为所需”;连续 14 年帮扶特殊教育学校,让特殊儿童感受温暖。2019 年,英雄机长梁鹏捐 30 万元改造校舍建成 “梁鹏希望小学”,2024 年川航重庆分公司再送助学金与航空知识课;“萤火虫” 志愿者十年陪伴小王兄弟,从物资帮扶到车祸陪护,用爱驱散困境阴霾。

关爱老人.jpg

助老服务中,晚年满是依靠。2025 年春节起,“助浴快车” 走遍大足镇街,为 2000 名高龄、失能老人提供有尊严的助浴服务,82 岁的陈婆婆享受到久违的舒适热水澡;2024 年为 874 名困难老人送上 “渝快保”,2025 年扩至 955 人;“情暖敬老院” 活动中,包饺子、理发、表演节目成常态,慈善捐赠的折叠拐杖让老人出行更安心。

关心困境老人.jpg

助困行动里,力量不断汇聚。失明三十年的手艺人谷方德,在慈善志愿者帮助下升级电路、推广手工板凳,如今订单不断;2024 年 9 月,5 岁小明误饮强碱溶液,慈善志愿者一天内筹募 4 万余元善款,应急救助基金会再送 1 万元;宝兴镇瓦窑村女童车祸后,区慈善会请来专家上门会诊并做心理干预,助其走出阴影。

海南省慈善总会来足考察慈善关爱项目.JPG

厚植慈善文化,营造全民向善氛围

呵护花蕾少女 (1).JPG

大足区慈善会深知,慈善不仅是物质帮扶,更是文化传承。其深耕本土文化,将慈善理念与体育、石刻孝善、校园德育深度融合,让 “善满棠城” 氛围愈发浓厚。

呵护花蕾少女 (2).JPG

“体育 + 慈善” 碰撞出别样火花。2025 年 “大足慈善佳华杯” 夏季篮球联赛上,33 支队伍以 “慈善点亮球场” 为主题传递善意;2023 年 “兰庭装饰杯” 篮球赛中,通过捐赠物资、设置公益展架传播慈善理念,吸引周边区县队伍参与,让赛场成为正能量阵地。

捐赠学习用品.jpg

石刻孝善文化为慈善注入深厚底蕴。区慈善会挖掘大足石刻 “父母恩重经变相” 的孝善内涵,组织志愿者和困境家庭孩子参观石刻,学习孝善文化,让千年文化滋养慈善基因。

跨区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足区大队&怡加益大队).jpg

校园里,慈善意识扎根少年心田。通过关爱活动、志愿帮扶,慈善成为孩子弯腰扶同学、捐零花钱、读受助者回信的温暖实践,在心中种下善意种子。

路灯点亮乡村道路.jpg

线上线下多元宣传矩阵,让慈善氛围充盈每个角落。线上依托官方网站、公众号、融媒体等平台传递正能量;线下借 “乡村振兴・重庆专场” 等活动,通过海报、宣传车等形式引导群众参与;每年度印制会刊、每季度编制《大足慈善动态》,巩固慈善公信力,让慈善成为大足的生活方式与城市气质。

路灯点亮乡村夜晚 (2).jpg

拓宽慈善路径,创新驱动未来发展

路灯点亮乡村夜晚.jpg

面对新形势,大足区慈善会不断探索创新,以开放姿态拓宽路径,为慈善事业注入新活力。

青海省慈善总会来足考察慈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jpg

跨区域协作打破边界,让爱心跨越山海。2024 年牵头成立慈善区县联盟,与 7 个区县结成 “爱心共同体”,赴合川考察学习并打造慈善民心亭;接待青海慈善总会、中华慈善总会调研,与广州慈善会合作上线跨省慈善项目;2025 年参与铜梁 “步步为善” 公益徒步,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互鉴。

区慈善会会长黄铭慰问困境家庭  (1).jpg

“慈善 +” 融合模式,让善意跨界碰撞。“慈善 + 数字” 提升救助效率,“慈善 + 文旅” 以文化滋养善意,“慈善 + 金融” 保障帮扶可持续,“慈善 + 渝快保” 为困难病患家庭解忧,打破 “就慈善做慈善” 的局限。

区慈善会会长黄铭慰问困境家庭  (2).jpg

互联网慈善实现从 “指尖捐赠” 到 “生态共建” 的跨越。自 2019 年首次开展互联网募捐以来,陆续在腾讯、抖音等多平台上线项目,积极参与 “99 公益日”“久久公益节” 等活动,创新 “捐步公益”“商圈义卖” 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加入慈善队伍。

阳光成长.jpg

队伍建设为慈善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大足区慈善志愿者大队已成立 19 支中队,注册志愿者超 3000 人,每年募捐款物超 200 万元,服务超 1 万人次,覆盖助学、助老、应急救灾等领域,成为慈善事业的坚实支撑。

医疗志愿者免费为老人测量血压,关心老人健康.jpg

二十载耕耘,大足区慈善会用行动诠释 “善满棠城,爱润大足” 的深刻内涵。未来,这支扎根民生的慈善力量,将继续以初心为墨、以创新为笔,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续写更多 “微光成炬” 的温暖故事,让慈善之光照亮棠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手机台.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