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回应群众关切,破解土地酸碱化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近日,邮亭镇人大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联合区农委、镇农办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土地酸碱整治工作专项视察活动。
视察组一行先后深入元通村、烈火村、新利村等村的田间地头,与种植大户、农户代表面对面交流,仔细询问土壤酸碱化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及销售的影响。“这几年土地越来越‘偏酸’,种的水稻穗小粒瘪,蔬菜品相也不好,收购商压价厉害,一年下来收入少了不少。”元通村农户李大姐向视察组倾诉道。代表们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详细了解各村耕地酸碱化程度、受灾面积、整治需求等关键信息。据统计,此次土地酸碱化受灾范围覆盖9个行政村全部耕地,部分地块因酸碱失衡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减弱,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在九滩村的田间视察现场,区农委技术人员通过土壤检测仪器现场检测土壤酸碱度,向代表和群众讲解土地酸碱化形成原因、危害及科学整治方法。“土壤偏酸偏碱都会影响养分吸收,咱们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来调节土壤酸碱度。”技术人员结合当地种植实际,针对性提出整治建议。同时,视察组还组织召开院坝会,邀请区农委、镇农办工作人员解读土地酸碱整治相关扶持政策、技术标准和实施流程,现场解答群众在整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引导群众科学参与土壤改良工作。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9个行政村农户集中发放了近300万元的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各类整治肥料,切实为群众开展土地整治提供物资保障,得到了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

视察过程中,代表们围绕土地酸碱整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大家认为,土地酸碱整治是关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一方面要加强土壤检测排查,建立耕地酸碱化动态监测机制,为科学整治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要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帮助群众掌握科学施肥、土壤改良等实用技术。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土地酸碱整治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整治工作格局。


视察结束后,镇人大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汇总梳理视察情况和群众诉求。会议强调,镇人大将把土地酸碱整治工作作为重点监督事项,持续跟踪问效,定期组织代表开展“回头看”,及时收集整治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强与区农委、镇农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各项整治措施落地见效。同时,鼓励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反映民声,积极为土地酸碱整治工作建言献策,助力破解农业生产难题。
此次视察聚焦全镇耕地酸碱化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召开院坝会等方式,精准掌握整治现状,全力推动问题解决,以人大监督实效守护群众“粮袋子”,为邮亭镇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参与视察的代表们纷纷表示,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此次专项视察既摸清了土地酸碱整治工作的实际情况,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今后将继续牢记职责使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以实际行动助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为推动邮亭镇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通讯员 吕梦瑶